宾客们吃得头都舍不得抬,偶尔咽下一筷茶鸭,或是尝过一片冬瓜,舌尖慢慢回味那饱满的味道时,才顾得上歇口气回味一下,半是心满意足,半是感慨万千地道一声:“太好吃了!”
却不知道,他们眼前这不大的一盘一盘,却倾注了多少心血,花费了多少工夫。一道鱿鱼,不说做,就说发的功夫,温水中浸泡24小时,切去头须,切片之后放入盆中加食用碱腌制,又是一昼夜。这是为了确保鱿鱼的口感柔、韧、软,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劲道弹牙。之所以这么费事,是因为鱿鱼不应长时间在锅中受热,“即透为宜”,但这样一来就无法用热量使之软化,便需要长时间腌制入味,也让其质地恰到好处。
然而,这还仅仅是食材的处理。鱿鱼泡软之后小火烧开,待鱿鱼恰恰透明方才离火,反复洗去碱水,再存在清水中。因为锅巴鱿鱼用醋,所以为避免碱与之起反应影响色泽口感,务必脱碱干净,再起锅将葱姜蒜炒香,烹入黄酒、鸡汤,加秘制的调味料,再勾水淀粉将汤汁烧稠,放入鱿鱼,未开便盛出——这里又要掌握一个火候,淋上醋,与锅巴一同上席。
到了桌上,服务生素手微扬,将鱿鱼汁浇在锅巴上,哗啦一声,满堂响,满堂香,鲜味撩得人心里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