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留意,手边大小软硬不同的画笔从何冒出,也没理会是谁为他细细研磨新墨。
心头积压的哀思随笔墨点染,气韵吞吐,笔松墨动,润含春雨,干裂秋风。
近一丈长宽的粉白墙壁被深浅墨色沾染勾勒后,他挪步往左侧空白处。
人人屏住呼吸,等待他作最后的题跋落款。
手凝在半空,他惨然一笑,将笔弃于笔洗。
随后,一言不发,跌跌撞撞穿过汇聚其后、始终不敢吭声的围观者。
头也不回,离开。
*****
是夜,三个消息随初夏温风吹入澜园,飘然落于阮时意案前。
一是赤月国王后凤体违和,只逗留三日便返归;年仅十五岁的小公主,将代替母亲守孝。
阮时意为此思潮腾涌,既觉不便以年轻面目与女儿相见,又为外孙女的长居京城而欢喜。
其二,蓝家千金约她三日后午时松鹤楼小聚。
蓝家太夫人萧桐,原是阮时意的闺中密友,在徐家落难时给予极大帮助,因而《万山晴岚图》的第一段由她保管。
奈何蓝太夫人脾气火爆,性子倔犟,为子女联姻之事和阮时意闹得极僵,更甚者,放下“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