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吴世俊一声令下,数十个清兵认准方向,不要命地冲杀进明军阵中,哇哇怪叫着直奔傻大柱而来。
这数十人仿佛打了鸡血,猛冲猛打,进入明军军阵之中后,被团团包围,看上去就像拿鸡蛋去撞石头。
但他们不要命的打法,疯狗一样的架势,还是吓唬住了许多明军士兵,士兵们胆战心惊纷纷避让。
这种打法,在清军中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作“打头目”。
打头目的战术,也是努尔哈赤提出来的。根据多年来浴血奋战得到的经验,努尔哈赤认为“明军头目很多,杂乱不一,乌合之众,退缩不前,领军前进者,一定是头目,我兵见之即打,伤敌一二头目,敌兵自己会败走”。
说穿了,这种战术其实就是擒贼先擒王,多半是努尔哈赤看《三国演义》参悟出来的。敌人头目一死,便士气溃散,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早在万历十四年的鹅尔浑之战中,努儿哈赤就在作战中有“专打头目”的行动了。努儿哈赤提出的“专打头目”的战术,具体方法是在作战中,可以通过敌人的装束,以及是不是”领军前进者”来判断出谁是敌军头目。确定之后,再“见之即打”。
从大量的战例判断,打头目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