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维持住信民的敬畏。
与之对应的,则是名气不大的神灵,这样的神灵受困于自身法职、法域,又或祠堂、庙宇的地点偏僻,得不到多少香火,导致存在感稀薄,有些深处偏僻之地的神灵,只能靠野兽草木的敬畏,勉强维持符篆不灭,这点邱言深有感触,他为抿元山神时,就是艰难维持,才使得神念不坠。
由此可见,便是神灵,也是两极分化严重,长此以往,最终结果便是两极分化越发巨大,形成不可跨越的鸿沟,强者越强而名声越响,弱者恒弱乃至声不可闻。
这还是神道,在信民方面就有更多变化,那名声微弱、艰苦维持的神灵,本身神力就不充沛,更不要说去替寄托念头的信民消耗了,而强盛神灵高高在上,将本该有的寄托反馈,完全当做是对信民的恩赐,便就同样不会尽心,如此一来,信民也就不受重视。
凡此种种,都使得对神灵的祭祀与反馈,有着严重偏差,信民尽心祭祀,不得神灵感激,反而被当做是理所应当的,甚至予取予求、作威作福。
但随着邱言以灶公和山河之神的名义,威震蜀地,情况慢慢有了变化。
尽管开始的时候,邱言声称并无建立统一神司的念头,让各方神灵各行其事,不必奉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