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衡像所有愤青一样,长了一张惹事的嘴。有人好心劝他结交司空掾陈群和司马朗,他哪看的起这两个凡夫,只听他道:
“我怎么能跟杀猪卖酒的人在一起!”
又有人劝他参拜尚书令荀彧和荡寇将军赵稚长,他却道:
“荀某人白长了一副好相貌,要是吊丧去,倒可借他的面容用上一用;赵某人就是一酒囊饭袋,叫他去监厨请客还差不多。”
类似言语多不胜数,此种言论连我这几千年后的人都知道,更何况当时的人了,就这样,弥衡得罪了无数士大夫一族,故而无人举荐,一直赋闲在家。
但天下之大,毕竟也有入得祢衡眼的,所以祢衡就结交了两个朋友,一位就是方才为他说话的孔子后人孔融,而另一位则是官宦子弟杨修。可能是才气学问相当并且气味相投的原因,他们三位不仅比较谈得来,而且相互之间还曾有过肉麻的吹捧,如孔融称祢衡是“颜回不死”,祢衡称孔融是“仲尼复生”。孔融的嘴那也是一把尖刀,能这样吹捧祢衡,自是真心欣赏弥衡之才,故而一心想提拔,眼见曹操听了刘晔的话对祢衡心生反感,当即心道:不若推荐给献帝。
于是离了曹府后,表奏一封荐书,献帝览毕,便将此书转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