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个新闻资料。
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后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至今还在icu病房未脱离生命危险。
8月10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实验结果:患者确实因食用黑木耳,引发椰毒假单胞菌的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中毒,但中毒患者家中剩余的黑木耳未检测出米酵菌酸,剩余黑木耳在实验室浸泡5天后也未检出米酵菌酸。
“实验证明,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患者食用的导致中毒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普通消费者家中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时间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在良好卫生环境下,当天正常浸泡的黑木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澎湃新闻从浙江省疾控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理化毒理所检测了患者家中剩余的干黑木耳、中毒患者的血液,结果显示中毒患者血液呈现米酵菌酸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