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旅,使得镇部实辖五旅兵。组建湘西剿匪军时,第六镇的乙旅被调了过去,现苏纳部实有四旅兵,兵力也是不到万人。其中甲旅为原建制,战斗力最强。丙旅与新一旅、新二旅都是新编旅,兵员多是降兵和民夫,战斗力较弱。军部给这三个新编旅给出的评价是稍强于绿营。
威远侯郭登第的第九镇在驻沅州时整编了一旅降兵,其后又调了两旅兵参与剿匪军的组建,现下镇部实辖只两旅兵不到5000人。
齐豪的炮镇也进行了扩充,现实有兵员8000。炮镇一部驻靖州,一部驻沅州,另有两营留在柳州和桂林。军部建议将炮镇以营为编制分配各镇,以使各镇独立拥有附属炮营,如此便于指挥,也能加强各镇火力。如现在这般将炮兵集中使用,一来运动困难,二来不便指挥。
齐豪也向周士相提出了这个问题,认为他的炮镇在诸次战斗中都是被分开使用,从未集中。而无论同清军进行何等规模的战斗,单独集中炮镇也无必要,相反应采纳军部意见,将炮镇分配各镇使用。
周士相同意军部和齐豪的看法,命各地炮兵归所在地镇一级指挥。如沅州的炮兵便归驻沅州的第九镇指挥,靖州的炮兵归驻靖州的第六镇指挥。
邵成国的骑兵旅没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