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赶回去,主持大局。”
裴延写到:臣义不容辞。
裴章又说:“这次徐器去西北,事情办得不好。他那个随军参赞,朕也一并撤回来了。朕有意培养朝堂上年轻的力量,谢卿就是很好的人选。此次,让谢卿给四叔当参赞,等到边境稳定,朕再调他回来,另行重用。四叔和谢卿意下如何?”
谢云朗听到皇帝对裴延的称呼,有些吃惊。据他所知,二人并没有深交,皇帝登基之后,裴延回京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两人几时变得如此亲厚?但他面上不显露,只道了:“臣领旨。”
裴延对皇帝的决定也很意外。
早前有消息说,皇帝要擢升谢云朗进内阁。但谢云朗毕竟太年轻了,虽然有谢家作为后盾,但今时今日的谢家早已不能跟当年鼎盛时相提并论。树大招风,这个决定绝对会引起朝臣的强烈反对。可如果把谢云朗丢到军中,明贬暗磨炼,等个一年半载,谢云朗立功再从西北回来,到时再升入内阁,满朝的文武大臣们就没有话讲了。
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文官,处庙堂之高,实际上没为保家卫国出过半分力,自然没资格指摘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后辈。
裴延猜测,皇帝打的算盘是,谢云朗向来独善其身,不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