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s抬起手臂的前摇动作、射出锥刺的攻击动作、放回手臂的后摇动作,以及鲜血锥刺的特效。
这些资源到位以后,技术美术人员就开始将其组合和配置进去,变成一套连贯的动作。
这时这个任务流程就又回到了设计师手上,后者要开始进行微调了。
而这个微调,其作用却是非常大的。
比如前摇动作到底要持续多久?
——这决定了玩家有多少反应时间。
比如aoe的范围一共是多少?攻击判定的时间是多少?
——这决定了玩家的闪避是否有效,怎样的闪避又有怎样的效果。
又比如,鲜血锥刺飞向指定区域,一共是30帧的时间,那它在第15帧落地的话,玩家是不是在第15帧扣血并且被打出硬直呢?
还是说要等锥刺已经落到了玩家身上,再在玩家身上打出一个血红色的特效,然后在第25帧给玩家扣血呢?
扣血的时候,屏幕要震动吗?地板要出现裂纹吗?音效要包括锥刺本身特效,还要不要包括游戏角色的痛呼呢?
这些细节多得数不胜数。
但它们一起就决定了所谓的“打击感”。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