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独立的,义州警方的失败不代表警方从今往后没有和歹徒谈判的必要,明州警方的成功也不代表击毙歹徒是解决此类事件的唯一做法,具体事件还是要具体分析,只能说存在有“击毙歹徒、解救人质”的这个可能性,他在做出击毙这个决定时并不是一意孤行、头脑发热,而是有进行过相应的参考的。
对于为什么要亲自上阵的问题,谢亦的回答更加稳妥:当时的歹徒虽然情绪激动,但也没有完全失去理智,时刻警惕着警方的一举一动,在双方对峙最后的二十分钟里,他点名让狙击手来给他送水,并声称他知道狙击手是什么模样,希望警方不要试图搞小动作,否则人质性命不保。
对于歹徒的这个要求,谢亦只考虑了片刻就答应了,让狙击手离开狙击点,持一瓶矿泉水上前送给歹徒,他自己则趁机前往隐蔽处,趁着歹徒注意力松懈的时候一枪了结了他的性命。
在被主持人问到为什么要自己上、难道就不能让别的警员去充当狙击手、歹徒看到现场指挥官不见身影会不会紧张时,谢亦的回答是这样的:
为了不让歹徒感到压力,继而做出冲动行事的决定,指挥官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直接露面,而是通过其它方式与歹徒交流,所以那天他全程都是坐在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