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兄弟三个, 就直接把名额给了大房和三房兄弟俩。
后头他们兄弟进了书院, 虽然在里头表现平平,但读了十几年后,到底也是不到二十就都考上了秀才。
只有宋青山留在府里, 他爹娘甚至还把之前给他们开蒙的夫子都给辞了,说是家里没有闲钱,把宋青山送进了一间很是普通的私塾里。
那私塾先生也不过是个秀才,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所以宋青山一直考到二十来岁,还只是个童生。
后来宋老太太又没了,宋翰林一个人兼顾不过来后宅的庶务,就让宋青山在读书之余还要负责和佃户收租之类的琐碎事。
宋青山干脆就放弃了学业,一边负帮家里收租,一边专心培养儿子读书了。
但是尽管宋青山负责的是宋家最大的进项,但是他们二房却依旧还是家里最清贫的。
大房的钱氏掌着家里的中馈,收上来的租子都要交到她手里。三房的孙氏是个会哭会闹的,但凡有一些不顺心,她就敢哭闹到宋翰林眼前。加上宋翰林对大儿子和小儿子的偏心,自然是时不时地补贴。
只有宋青山,做着家里的活儿,还在外头谋了一份教书先生的职位去给幼童开蒙,那赚到的束脩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