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收茶,他们这些苦茶还不愿收,果然还是咸阳最赚!
于是两人又就长期合作与是否包邮产生了巨大分歧,开始争吵不休。
吵完之后,乌氏倮带着手下,随无诸去见了船上的茶叶,无诸兴奋地命人拿出衡来称重——秦时的衡是砝码一样大小不同的固定重物,放在木棍的一端,左边用等量的货物保持平衡,所以叫“衡”。
乌氏倮却淡然挥手:“要什么衡,用严子新出的秤来。”
“秤?”无诸一脸茫然。
却见乌氏倮的一名手下拿出一根光滑有刻度的木杆,骄傲地表示这是严子新出的宝物,只要将一个小衡,便能称量重物,易于携带且计量精准,我们老大亲自去求的严子,才买下了十柄“秤”,看,这上边还有少府的印记。
无诸看乌氏倮的目光便带上一丝崇拜。
……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咸阳易市各处,大宗物品没有中间商不加价的感觉简直无比美好,无诸感慨着咸阳的繁华,又找到了一处酒肆。
酒肆中,两名气度高华的青年正临窗而坐,居高而观这繁华易市。
“谢先生指点。”无诸感激地对其中一名正凝视清茶不饮的青年拜下。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