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 又都是驸马,自然就凑到一块了。
刘炳自觉和方之平一样是读书人,理应亲近, 杨峪却觉得, 刘炳出身太差,跟他聊不到一起去, 所以两个人是互补理睬的, 只拉着方之平说话。
“方弟可听说过墨香斋诗社?”刘炳端着酒杯问道。
刘炳年长方之平将近十岁, 是应该喊他方弟。
“久仰大名。”方之平端着酒杯给刘兄敬酒, 自是称兄道弟,那喝酒也就有讲头了,起码碰杯的时候, 为弟的酒杯应该在为兄的下边。
墨香斋诗社在京城名气的确不小,社长是先帝刚登基那一年开恩科的状元,如今已经六十有五了,做官做到从四品,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但诗才却是让人赞叹。
除了社长以外,副社长以及好几名社员都是状元出身,剩下虽不是状元,但都是进士,有官至正四品的,也有还在从六品上打转的。
比起其它诗社来,墨香斋绝对是官员最多,也最高的一家了,官高至正五品的官员一边在致仕之前是不会参加诗社的,谁让他们忙呢。
刘炳也是墨香斋的一员,闲暇时可以一起出游、作诗、品诗。
“方弟可有兴趣加入,为兄可以代为介绍。”刘炳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