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事,知道更多关窍。
这位桂家的长房小公子又是十六岁中举的神童,之后考进士就算还要消磨十年二十年又如何?那时候他也才不过二十六三十六而已,在官场上出头的时候多着呢!这大概就是比人家先行一步的好处了。
不过前程并不是顾周氏看重这小公子的全部原因,如果只是看前程的话,也不该是这位小公子排在最前面了。他就算前程再好,那也是将来的事儿,而将来的事儿是最做不得准的。
同时这世上有的是人,前程已经到手了。那些子承父业的大家族,那些继承爵位的勋贵,哪一个不是如此?
慢悠悠地叹了一口气,顾周氏道:“最喜欢的还是一条,他家的家风!虽是书香世家,却没有累世聚居的习俗,等到长辈去了,也就分家。而没分家的时候,已经成亲的男丁也没有过分拘着。再有就是除非年过四十而子女俱无,不然不得纳妾。只看这两条就知道了,这家定规矩的祖宗是个明白人。”
祯娘细细思索着,除了这桂家小公子,其实还有其他人家的子弟也不错。且全从一些白纸黑字写的事迹里实在看不出全部,她想了又想左右踌躇,最终还是说了那句她想了好几日的话。
“娘,咱们亲自去苏州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