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然而有些事情还是变化了,从这一日起,原本不算多的,关于洪钥亲事的讨论陡然多了起来。而且基本已经确定了,苏州,就是苏州,只是现在还在最后几户人家之间徘徊而已。
顾周氏拿着祯娘不知道从什么路子得来的最新消息,这些可比之前那些关于各家适龄青年的详细的多了。而且相比起一些呆板空泛的亲朋口风,这份消息全都是他们具体做过什么事儿。亲眼从这些事里了解这些青年,无疑是让人心里更有底的。
她在其中最喜欢两家,指着其中一家桂姓人家就道:“这倒是一个极好的人家了,家里世代书香,往上数五代都有嫡枝在朝廷里做官。虽说直到近一两代才做上三品以上的大员,也算是一步步上来稳扎稳打了。”
说到这里又忍不住道:“还有一条,就是适龄的这几个桂家子弟里头有一个格外出众的,他家大房的幼子。如今才十六岁,却已经是是举人了!江浙一带文风鼎盛,这里出来的举人,会试里头可比别的地方的出头多。”
有些话是顾周氏没有明言的,他们这样官宦人家出来的子弟,就算是不使什么不入流的手段也凭空比别人高了一截——不为什么,就因为家里做官能给找到更好的老师。也因为多了家里人提点,对于这些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