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正文 第26节
处躲藏?此乃欲厚我之生,反而害了我生。此即“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之义。

    空净师曰:“老残病弱性命危,修真可夺童春回,添油接命速救护,返魂续灯抱玉归。”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当明不死之理。人,是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穷尽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延长生命的方法,探索全息体与肉体之间良好的结合,维持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之日的到来,故而形成千门万派,供后人因才选用。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给全息性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能为人者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命,改造自我,使性命不随常道顺变。把握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为道日损”,修累功行,来改变命运,再造性命,改变死途为生路,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超脱生死的根本途径,才是真正的“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

    “摄生”者,即养生。上文所言“动之死地”者,皆是针对贪着情欲,妄动妄为之人而言。善为养生之人,心如婴儿之未孩,无一毫后天情欲,所为所欲皆是天真之流露,未有丝毫假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