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正文 第26节
因何原因动之于死地?人之妄动而死,只因其随波逐浪,顺世俗人欲之浪高而高,贪嗔(怒,生气)痴疑慢五毒俱起。只知“今日有酒今日醉”,不知醉生梦死即自杀。身虽入死地,而不知死之源头;将死之时怅怅然,亦不知其何故。太上圣祖怜悯世人之心深切,度世之情急迫,不忍心世人如此昏昏而不明其理,所以从根本发脚处,试问世人曰:“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人之有身在世,如匆匆过客,如过眼烟云。诚如佛祖在《金刚经》中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虽说可百年,本不长久,欲求长生,当向不生不死中去求。此“不生不死处”,就是人之真性,它不增不减,无欠无余,湛然圆满,寂然不动。与天地共体,与大道长存。知之于此,求之于此,修之于此,养之于此,用之于此,则性命可立,生死可了。

    世人只知贪生,追求健康长寿,而不知养性惜命之理。世间确有人,虽功名富贵,利欲声色,人间享受,样样丰厚。为了贪己之生,而害他生。吃了家生吃野生,天上所飞,地上所行,大至鲸,小至蚁,无所不食。虽衣锦食厚,虽名高位显,但其所损之天德,所造之恶业,却难以用金钱富贵所抵偿。到头来,他之命来索我之命,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