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及其军号。
高平一战,樊爱能、何徽等人的恶劣表现让柴荣切身体会到重建禁军的紧迫。现在这支军队身上依然残留着后晋、后汉禁军身上惯有的习气:骄横自大,军纪涣散,嗜财如命,而一旦遇到强敌,则畏敌如虎,狼奔豚突。没有一支能倚靠的精兵,谈何平定天下,开疆拓土?
高台上,柴荣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接受检阅的禁军队伍。军阵雄壮,衣甲鲜丽,长戈如林,看起来这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师。但真正打起仗来又将如何?
他转过头,看看了身边毕恭毕敬的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等人,指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军阵道:“禁军乃精锐之师,应求精而不求多。供养精兵,花费巨大,就算一百个农民的赋税也未必供养得起一名士兵的开支。如果这些人能征善战也就算了,如果都是些懦弱无能之辈,那不成了榨取百姓血汗的寄生虫了吗?要来何用?”
柴荣用凌厉的眼光逐一扫过身边这些禁军将领的脸,又道:“纵观前朝历代,为笼络军心,收买将士,不惜搜刮民脂民膏以重赏军队,甚至以私财赡军养士。据说石敬塘每次出征前要给军队发放所谓“押甲钱”,回师后又发给“御甲钱”,而对骄将惰兵姑息纵容,可谓荒唐!如此赏赐过滥,姑息纵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