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说了也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些企业要要是不有本地的政府护航,很多的小企业早就倒了。
他们就跟改革之前的大星一样,人员冗杂,各种偷懒的方法层出不穷,产量也跟不上。
但是厂里却没有谁有这个胆色来改革。
改革并不是注定了会成功的,风险十分的大。
就柳安他们那一批人这张改革的人不少,但是成功的就那么几个。
就算有人成功了,大家想着吸取成功的经验就好。
但是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的话,也是行不通的。
上海就有个老牌子的企业,看到大星的成功也想跟着来。
但是厂里面的老领导不愿意担责任,就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厂里的年轻人来做。
上海的电视一直都不愁卖,有钱人都会越来越多的,而且还有人来上海逛一圈,还会特地带个电视回去。
这样的话,厂里的人就绝对不会像大星一样,经历过发不出工资的日子,再由柳安带领大家赚的那么多钱,柳安的威望自然就高了。
而那位主张改革的年轻人,想法是有,但是威望和能力却差了一点。
厂里的工人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