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和母亲的拉锯战就已经定了胜负。他有没有谋反之心是一回事儿,国家律法又是一回事儿。身为太子,便更应该将国家制度放在心上,而不是视若无睹。
李宸和李治都相信李贤没有谋反之心,可国家律法明文规定,谁敢私藏武器,一律按谋反定罪。
母亲就是揪着这一点不放。
她派人去东宫搜寻的时候,甚至都没封锁消息,否则舒晔是怎么去到不羡园将事情告诉她的?
太子东宫私藏甲胄,若不按律法处置,难掩众人悠悠之口。
国家律法高于一切,武则天将此事弄得人尽皆知,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李治身为一国之君,在此事上也无法扭转乾坤。在武则天这般大义凛然的态度跟前,帝王若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执意偏袒李贤,日后谁会守法?为官者,又如何能严明执法?
商鞅立法,最后商君死在自己立下的法律下。诸葛依法治蜀,因此挥泪斩马谡。
但凡想要法律在一个国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彰显一个原则——公平。
只是,太子李贤一旦出事,朝中势力又要面临一轮大清洗,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因此而遭殃。
☆、第116章 :故人西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