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纺织工具进行改造,而是让他们先自己摸索。而木工坊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真的改造出更适合纺棉的纺车。
因为不同的材料纤维性质并不相同,这也就对纺车上的绳轮直径大小、锭子数的多寡要求有所不同。如不需牵伸的麻纤维,在并捻合线的时候,轮径可以尽可能的增大,锭子数可以多至五枚;而纺棉则情况并不同,他受到牵伸的限制,不能过高,所以轮径也就较小,锭子最高为三枚。
而木工坊改造纺车,就是从轮径和锭子数着手的。并且还由之前的手摇式纺车,改造成脚踏式纺车,与黄道婆改造纺车很相似,这使得效率增加了不少。
这些都是群众智慧的结晶,为此常喜乐给他们包了大大的红包以做奖励。
他所会的就是这些人创造传下来的,不过是仗着穿越拿先人智慧来伪一把能人,实际上真正的能人是眼前这些人。
不过脚踏纺车虽然效率相对手摇比较高,可若想大量生产,就得耗费很多人力。
常喜乐原本还想再等两年才开始进行大改造,可没有想到棉花推广的速度比他预测的还要快。在他所知道的历史上,棉花的推广还是有一段过程的,哪里想得这才短短几年,大家就从不屑一顾变成非常追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