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棉花,否则必会重罚,大家这才作罢。
这也是常喜乐听到点苗头,告知给县令的。这世粮食产量很低,原本那些田地解决温饱都成问题,若全都种植了经济作物,那丰收时候粮食减产,肯定会导致粮食价格的升高,最后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而且朝廷也对这种行为是反对的,不管什么时候都以粮食为主。虽然棉花关乎‘衣’,可到底不像粮食那么要紧,毕竟之前没有这东西大家也能过来。可若没有了粮食,那可就不行了。
即便是这般依然有人通过开荒等手段种植大量棉花,使得棉织品渐渐的走进人们的实现,逐步成为之最重要的纺织品。
常喜乐虽然没有组建专门的纺织坊,但是会从外面收购棉花发放下去让大家加工。随着棉花的大量种植,使得人手也显得局促起来。
桃源村因为是最早接触棉花的一拨人,所以也是最早一拨开始出产棉织品的。在沈家的努力之下,使得桃源村纺织的布匹在府里打开了市场,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口碑。
因为是最早出来的,所以哪怕后面随着棉花的推广,棉布的盛行,也不曾压下桃源村的风头。
只不过常喜乐为了避嫌也是为了让木工坊的人更加有创造力,所以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