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宗室的光环;孙权更不是曹操,他没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因此,他只能见风使舵,以求左右逢源。

    事实上,孙权把“变脸”这一套玩得烂熟。赤壁之战时,他大义凛然地宣称:孤与老贼(曹操)势不两立。但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他又不惜向曹操称臣,劝曹操称帝,还把关羽的脑袋送到了曹操那里。

    这次也一样。曹丕大军压境时,他可怜兮兮地表示要交出土地和人民,到地老天荒之处苟全性命。然而一旦与刘备言和,与诸葛亮结盟,他又是另一副嘴脸。

    所以,曹操和曹丕也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孙权。

    问题是,孙权何以能够如此?

    因为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并不在乎东汉是存是亡,也不在乎曹操是忠是奸,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政权属于士族还是庶族,只要他那一亩三分地姓孙就好。

    实际上,孙权是无理想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只不过,他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因此他并不着急。一直等到条件完全成熟,才肯戴上皇冠。

    这一点,吴国君臣其实心中有数。

    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派都尉赵咨使魏。曹丕问赵咨:你们吴王,是一个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