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质厚,无多少举动,但深情厚意已悉数传递。《渭阳》便是如此。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从遥远的都城一直送到渭水边,舅甥两人仍没有分离。到水边了,该行舟了。就此送别。没什么可送的,送你一辆大车,四匹黄马。希望你在归去的路上一路顺风;送你一些美石佩玉,希望你的品德一如这些美玉般晶莹无瑕。
这是君子之别,大方直接,无扭捏作态,不隐约含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般洒脱豪爽。干了这杯酒,出了雁门关你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人们对历经坎坷的相聚充满期待,但短暂的欢愉很快又会被别离的痛苦所替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流水呜咽中体验别离与在欢歌笑舞中体验聚合一样,成为人们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
聚聚散散,浮浮沉沉,相聚注定了别离,但所有的别离又都是为了再次的相聚。
【文化常识】
长亭短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长亭原先主要设来维持治安和兼作交通站。当有战事时,亭吏便负责向邻近的亭吏报告消息,并组织抵抗。没有战争时,亭吏主要负责迎送诸侯间或国家的聘使、官员等。但随着后来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