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系统,正是中国影响世的大好时机,当然在另一方面,商毅也希望引入欧洲的这些人文主义、人权思想,自由平等观念,让东西方文化形成一个对等的碰撞,看一看能够产生出什么样的结果来。
只不过商毅的本意是打算在击败了清廷,至少天下大体安定下来之后,再把目光投向海外,但正如马尼拉战争一样,再好的计划,也跟不上形式的变化,既然英国方面主动提出了邀请,当然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因为在通向欧洲的航线上有英国人指引,而且到了欧洲,还有英国照应,都是很难得的。
因此第二天,商毅在内阁部长会议上提议,打算应英国的邀请,派出一个代表团,随英国的使看一起,去欧洲访问。当然商毅打出的旗号是,向海外弘扬中华文化。
本来商毅还有些担心,自己的这个建议会引起内阁众成员部长的反对,因为商毅知道,在另一时空的十九世纪末期,李鸿章曾出访欧美五国,结果被一些保守的官员骂成“离父母之帮,去犬羊之地”,因此商毅也作好了尽力说明,如果实在说不服,就强行通过的打算。
结果让商毅没有想到的是,大多数人对此都是持赞同态度,其实这个时代的中国对海外的心态并不保守,明初时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