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培养起了大家通过互联网平台去学习知识、分享知识的习惯和意识。”
顾松停顿了一下,让大家看看屏幕上关于现在智未来上用户行为的分析数据,然后说道:“专注于知识的分享,这是智未来为什么没有利用这一套技术去做类似haokan网这样项目的原因。我始终认为,知识的分享当然是应该有价值的。现在,智未来认为是时候,让知识分享产生价值、体现价值了。”
“文字、音频、视频三种内容形式,会员、订阅、打赏三种付费形式。智未来将在2006年内,拿出1亿元的资源补贴用户培育付费习惯,支持至少一千位优秀的知识分享者,每人实现十万级别的知识分享收入!”
马氪强、丁三石这些人像是长舒了一口气,智未来总算是公布自己想要走的盈利方式了。
这套模式,也有不少人分析过。
但问题非常多就是了。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世界里,对“知识”的付费太难以成为一种习惯。
智未来通过多年的坚持,确实积累了非常大规模的用户,忠诚度也很高。但要说到付费,他们仍然不看好。
真要说起来,反而是燧石集团建起来的数据中心和内容分发网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