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大明天朝 > 正文 关于大明天朝的评述之三
 所以,书中所说两千料战船的排水量,基本在一千二百五十吨,但过来,八百吨的船只,折成“料”则是一千二百八十吨。
    而“石”本是容积单位,却往往被用作表示一石谷的重量,大约合千克,当然,事实上这个数字也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方便,我忽略了它细致的差别。
    “步伐”,这个长度的计量单位,基本上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米”的比例大约在1:,也就是说,五百步,大约便是七百五十米。
    水虿在书中使用的一些数据,基本上是通过各方材料的比较,得到相当程度文献或考古的支持的。
    关于一些比较常识性的问题,我将在这里进行说明。
    首先是关于骑兵。我在前面的评述中谈过大明与建州的骑兵,事实上“女真-满洲”的铠甲很大程度吸收了大明的风格,在技术上和材料方面本不应有大的差异,只是由于明朝晚期中央政府的孱弱,不能及时保质保量地制造军械,才造成大明甲胄比较低劣的印象。
    而当时不论是作为大明还是欧洲,在野战中,由于火枪技术的局限以及机动性的制约,骑兵仍然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步兵即使是广泛配备了燧发火枪的步兵团,在进攻中的作用,也往往比不上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