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正文 第六百八十九章 混乱的和平
上却伤害了中国的主权,这就深深刺伤了中国人民最敏感的神经——于是,当国民党当局把[***]的暧昧态度与苏联的沙文主义联系起来的时候,当蔡远飞他们指责“某党为了实现武装割据,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时候,一场全国姓的学生运动就不可避免地被点燃了。
    “为了国家主权,不惧赴汤蹈火”、“只知有国,不知有党”——这是1946年反苏运动的主要口号。
    国民政斧选择在这样的时候提出这样的口号有一个重要的原因,1946年3月,正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将军到中国主持调停的时候,马歇尔一下飞机就听到了如此“明煮的、爱国的呼声”,立刻就对苏共和[***]的行为提高了警惕。于是,随之而来的政治胁迫和国际压力不仅迫使[***]决定“让开大路、占据两厢”、放弃了“独占东北”的计划,也迫使苏联最终从东北撤了军。
    1946年3月的这次“点火”可以称得上是国民党和三青团最为成功的政治运作之一。在这场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大批青年先是走上街头,继而又走上了内战的战场。而与此同时,由[***]主导的“声援一二?一学生运动”和“反甄审”运动却被完全压制,学生中的[***]员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中央大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