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对于戚映欢来讲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百姓眼中却非同小可。
《春秋内事》曰:“日者,阳德之母也”。
《礼统》曰:“日者,人君之象”。
《礼记·昏义》曰:男教不修,阳事不得,谪见於天,日为之蚀。其意思为:天子不施仁政,宫廷外的政事就存在问题,让上天看到,就会发生日食。
有些百姓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今年之内必有大灾,另一些百姓则认为天子有失德之嫌。
纵观历史,凡是出现日食或大灾,帝王下罪己诏的不在少数。
譬如,永平八年冬十月,出现日蚀。汉明帝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譬如,贞观二年,旱、蝗并至,唐太宗诏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乂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等等。
皇帝前往避暑山庄,对朝政置之不理,也成了所有人攻讦的借口。
接下来几日,朝堂上有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每个官员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这场动乱波及自身。
燕王与丞相早在日食当日,便快马加鞭给身在渭水的皇帝送去了信函。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