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便联络朝臣,共请郑贵妃移宫,将她从朱常洛身边赶开。
杨涟又上疏劾崔文升“用药无状”,同时揭露郑贵妃欲封皇太后的野心。
杨涟此疏,语言犀利,火药味很浓,大家都担心朱常洛看后会很不高兴。
奏疏上陈三日,仍没有动静。
正当大家为杨涟松一口气的时候,忽然,宫中传出话来,朱常洛将于明日召见大臣,并特宣杨涟和锦衣卫官校。
朝臣们心里都知道,宣锦衣卫官校入侍,一般都是令其执行“廷杖”。
大家推测杨涟此次被召一定是凶多吉少。
方从哲劝杨涟赶紧上疏请罪,杨涟执意不从,称“死即死耳,涟何罪?”
次日上午,众臣入朝朱常洛。
朱常洛有气无力地说了些要大家各尽其职,效忠朝廷的话,便把目光转向杨涟,盯了他许久,始终不说一句话。
大家正在担心,忽听朱常洛叹了一口气,指着杨涟对大家说:“此真忠君。”下旨驱逐崔文升,收回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并且还让杨涟当上了顾命大臣。
杨涟没想到皇帝临死之前,竟然对自己如此信任,这也让他更加要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