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嘉靖为博孝名强行施行的明睿宗,也就是明世宗本生父兴献王的明堂配享之礼。
朱载坖重用徐阶、李春芳、高拱等内阁辅臣,致力于解决困扰朝局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采纳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议和,是为隆庆议和,并有俺答封贡。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朱载坖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朱载坖力行节俭,信用内阁辅臣,并不加以掣肘,但也不能制止内阁辅臣之间的倾轧,这也与其本人仁厚而平庸的性格有关。
从他的做法,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明孝宗朱佑樘的再世。
朱载坖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潜邸旧臣,一改嘉靖帝时期的做法,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宣布“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谏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罢除一切斋醮,撤西苑内大高玄殿、国明等阁、玉熙等宫及诸亭台斋醮所立匾额,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