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谅于旧党,真是难以做人!
他之所以这样做,只因为,他既不是保守派的,也不是新法派,他是属于国家派的,心里只有国家,没有党派!
这样的人,注定不容于党派!两边不讨好!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被贬往杭州。
这说明司马光对他还算厚道,因为,把他贬往了他喜欢的地方。
苏轼再次来到杭州西湖,看到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于是,他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即如今的三潭映月。
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六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苏轼如果一直在杭州西湖的话,他的人生还不算悲惨,可惜,之后连续遭贬,结局非常凄惨。这是后话,我们表过不提。
再说回朝廷。
这时的朝廷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