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
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其中,宰相王珪,也想置苏轼于死地,让保守派知道他们的手段。
御史舒亶通过故意曲解苏轼的诗作,果真找到数处“罪状”,当下并联合同僚李定、何正臣等人上书,请求皇帝将苏轼斩首示众。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然后押赴汴京严刑拷打。
王珪拿着苏轼所做的《桧》诗对宋神宗说道:“苏轼在诗中写到‘根至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蛰龙知。’然而龙本应在天上飞腾,苏轼却要在九泉之下去寻找蛰龙,明显是在诅咒陛下啊!”
这时,和苏轼有交情的章惇挺身而出,极力为之辩诬,说龙不一定指人君。
赵顼也说诸葛亮都叫卧龙。
王珪听了,为之语塞。
章惇虽然跟王珪同属“新-党”,并且是他的下级,但此时站在了苏轼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