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赵曙病体恢复,曹太后也就撤帘还政。
这意味着,属于赵曙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他亲政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他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
这时,赵祯逝世已有十四个月,赵曙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也就是过第二十五个月后举行完祭礼,再来商议。
这一年,多地发生大水灾,赵曙派遣使臣巡视,疏治河道,赈济抚恤灾民,免除灾民赋税。
同年,西蕃瞎毡的儿子瞎欺米征归附宋朝。
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农历四月初九,韩琦等再次提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
于是,赵曙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
这样一来,引发了一场持续十八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的“濮议”事件。
这样的论战,实在浪费时间,因为,说来说去,就是名分的问题,用这么多时间来讨论,还不如好好讨论急需解决的问题。
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欧阳修和韩琦见这样讨论下去不是办法,当下由欧阳修亲自写了两份诏书,议定赵曙的生父为皇考,赵祯为父皇,制止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