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领,名义上是抵御叛军,实际上是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心知肚明,马上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潼关军队的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将其斩首,吞并其军。
经过这次较量,杨国忠恐慌万状,哥舒翰也担心杨国忠在背后整自己,一将一相,各怀鬼胎,这也导致哥舒翰最终的失败。
哥舒翰对付安禄山的办法,没有其它,就是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办法——据守潼关。
这个办法确实是个好办法!可以以守待攻,以逸待劳,坚守下去,又可以等待安禄山军队出现的变故!
当时国家的形势是,安禄山虽然势大,但大唐根基深厚,尚得民心,只要坚守住潼关,安禄山必败无疑!
哥舒翰就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
如果一切由他说了算,那么,最终结束安史之乱的人将是他。
可惜,一切不是他说了算,因为他上头还有李隆基在!
哥舒翰因为身体原因,难以处理日常军务,当下委任行军司马田良丘主持大局。
这时,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