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然,这些轰炸机不是到前线来做实战测试的。
从一九四六年四月初开始,中国空军的“超级空中霸王”机群就成群出动,拉开了轰炸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
最初几个月,轰炸行动进行得并不顺利。
主要就是,没有合适的护航战斗机。
要知道,超过三千五百公里的作战半径,让任何一种战斗机都无能为力,也就不可能为轰炸机提供护航保护。
当然,“超级空中霸王”的速度、升限与强大的自卫火力就是其最好的护航力量。
直到一九四六年八月,也就是顾祝同把战斗舰队从巴拿马方向上抽调出来,让三支战斗舰队轮番前进部署,出动舰载战斗机为轰炸机群护航,这个问题才有所解决,而且这也成为今后的标准作战模式。
此外,中国空军还想出了很多解决办法,比如制造加油机,或者是让轰炸机携带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只是这些想法没有一个在战争期间变成现实,主要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太多,而且效益不比让舰载航空兵提供护航好多少。
也正是如此,顾祝同囤积的物资一直在消耗。
事实上,当时最大的物资消耗大户就是空军的轰炸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