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超过了大战期间全世界建造的其他所有舰船的总和!
关键是,在保持如此大的建造规模的前提下,这两种货轮的性能还非常突出。
要知道,“自由轮”与“胜利轮”都是标准的快速货轮,在执行跨大西洋运输任务的时候能够全程以二十节的速度航行,且不需要中途停留加油。即便在执行跨太平洋的运输任务时,也能全程保持十四节的航行速度。
要到一九四六年,中国才建造出了性能相当的快速货轮。
在不得不佩服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的时候,也必须承认,这也是逼出来的结果。
原因很简单,美英在大西洋航线上的损失太惨重了,如果美国不花大力气建造运输船只的话,英国在一九四三年就会战败。也正是如此,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打败美国的不是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而是英国。要知道,如果把建造万吨轮的力量花一半去建造快速舰队航母等战舰,美国就不会输掉这场战争。
当然,这也仅仅是战后的评价。
同样的,这也等于提高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场战争中的重要性,特别是那些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的德军潜艇。
说白了,如果没有德军的破交作战,美国也没有必要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