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各国巡洋舰的排水量都在一万吨左右,大的不过一万二千吨,小的还不到八千吨。
随着“北京”级与“南京”级开建,其他列强立即认识到,那些按照条约设计的巡洋舰根本不是这两种巡洋舰(国外一直把这两种战舰归为巡洋舰)、特别是“北京”级大型巡洋舰的对手。
结果就是,只有建造更大的巡洋舰,才能与这两种巡洋舰抗衡。
随后,日本海军取消了“利根”级巡洋舰后继舰的建造规划,开始设计代号b凹的大型巡洋舰。美国海军的动作更快,在一九三九年就启动了“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只是美国海军更理智,没有急着建造“阿拉斯加”级,而是在大型巡洋舰与快速战列舰之间做了权衡。当然,最终美国海军选择了作战能力更加全面、战斗力更加强大、同样适合扮演防空战舰角sè的快速战列舰,并且由此发展出了“南卡罗来纳”级与“依阿华”级战列舰。至于用来与“北京”级对抗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直到大战的第二年才开工建造,并没赶上大战中最关键的几场海战。
有趣的是,受到影响最大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