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帝国风云 > 正文 第30章 偷袭
  甚至可以说,日本海军把重巡洋舰当成了替代战列舰的“次主力舰”。

    原因也很简单“华盛顿条约”给日本海军主力舰的空间太小了,从而让日本海军认为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次主力舰”才有可能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海战中,击败最强大的潜在敌人,即美国海军。

    早在一九二二年,也就是“华盛顿条约”生效后不久,日本海军就开始建造重巡洋舰。

    随后,日本海军以平均每两年艘是速度,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重巡洋舰编队。到朝鲜半岛战争爆发怕时候,日本海军已经建成了十二艘重巡洋舰,还有三艘在建、一艘即将开工建造,以及两艘准备建造。

    可见,已经确定的重巡洋舰就有足足十八艘之多。

    只是,在一九三三年,日本海军可用的重巡洋舰只有四艘,而且是最初建成的四艘。

    当时,已经服役的四艘“妙高”级均在一九三二年底返回造船厂,进行服役之后的第一次现代化改装,最快也要三年后才能返回战斗序列。四艘在一九三二年底建成的“高雄”级还没有完成基础训练,不具备作战能力。结果,就只有两艘“古鹰”级与两艘“青叶”

    级能够出海作战。

    严格说来“古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