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菲的收入,必然就会导致大规模的农转工,如此一来,田地同样会无人耕种,久而久之,必然伤及农桑国本。”
徐晋不禁暗汗,看来这个石珤虽然脾气臭些,但却是个明白人啊,商业发达必然会导致工业兴起,工业一旦兴旺,对劳动力的需求则会越来越大,见到有钱挣,农民兄弟自然就会大量弃耕从工,到那会,大明的资本义就该萌芽了!
但又如何?这本来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生产出来的富余产品将越来越多,商品化是必然的,资本主义也是必然的。譬如在商品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只要有钱,哪里买不到粮食?本国生产的粮食不够,从别国进口就行了!
当然,徐晋不可能跟一众大臣讲解社会发展规律,古人所处的时代限制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目光不得不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在他们看来,银子再多也不能填饱肚子,只有粮食才是根本,没有吃的,其他的都是白搭!
所以,徐晋要想说服一众官员,关键是解决粮食问题。果然,接下来两派争论的焦点都围绕着“开海通贸,到底会不会伤及农桑?”而展开。
守旧派的官员们显然以为抓住了徐晋的致命弱点,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