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王,只是对官职和谥号不满意,那都好说!
话说明朝品秩最高官职既不是大学士,也不是尚书,相反,大学士的品秩只有正五品,尚书也才正二品,而品秩最高的却是“三公三孤”。
所谓三公即是太师、太傅、太保,秩正一品,三孤即是少师、少傅、少保,秩从一品。不过,无论是三公,还是三孤,在明朝均是一种虚衔,没有实权,只是作为一种荣誉称号,以嘉奖有功之臣。内阁大学士一般至少会获得“三公三孤”中的一个称号。
很明显,嘉靖对仅追赠徐晋为少保(三孤之一)并不满意,他要追赠徐晋为太保(三公之一),而且他对徐晋的谥号也不满意。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不是什么人都配拥有谥号的。谥号是对一个人毕生的评价,只有皇族诸侯,以及文武大臣才有资格拥有谥号,平头百姓阿猫阿狗什么的统统靠边站,而且,朝廷才是谥号的唯一颁发和认证机构,也就是说,只有朝廷能给某人定谥号,余者皆是山寨的,不合法的!
另外,谥号也是有等级高低的,文臣的谥号一般都是“文”字开头,后面加:正忠恭成端恪襄顺……等字,反正就是从其中选一个,其中以“文正”为最高,纵观整个大明,死后获得谥号“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