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学子中,基本上家里权势要低些,凭着父辈也没有指望以后高升,所以便在国子监进学,以期会试能过,然后走正统的科举入仕之路。
当然,也不乏不屑于家族荫蔽的权贵之子,想为自己争口气,摆脱“纨绔子弟”的污名,来证明自己的。
倒是像柳文升和王小虎这般,纯靠特招入选的平民子弟,在这个国子监,倒是实属稀罕了。
就着天气晴好,众人便在空旷场地中议事。
众人知道朝廷最高权势的人在此,机会难得,便纷纷跃跃欲试,意图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唯独柳文升,在众人中,不声不响,不言不语,不急不躁,只用余光注意着周围人的表现。
黄守孝清了清嗓子,开始习惯性的带着官威,说起了场面话。
“我大周对官员选举之法,大略有四:曰学校,曰科目,曰举荐,曰铨选。
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登进之,举荐以旁招之,铨选以布列之,天下人才尽于是矣。
然,我朝又有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也。
众位学子,当应尽心学业,争取来年进士及第,入翰林,入内阁,指日可待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