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仕在题板上写了一个“道”。
规则便是,这十位学子每人说出一句包含“道”这个字的诗词或者古文。因为所学有限,包含此字的诗文也不是无穷尽的,所以每个飞花令的字,只转两轮,然后换字。
先说的人可选的诗句多,有优势。为了公平起见,每个字出来后,便按第二轮的排名顺序依次排序。
这样每个人的顺序都会依次变动,相对来说就公平了。
王小芸是第一名,所以这第一轮,就由她先来接了。
王小芸脑子里快速的搜索了一下,便出口道:“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这是宋朝诗人黄公度《道间即事》里的一句诗。意思是,梅雨的道路总是忽干忽湿,麦收时节天气常常乍暖乍寒。
王小芸诗句一出口,场上就立马寂静无声。
不光排在第二名该接诗的学子忘了接下去,就连原本坐在台上的几个自诩博学的老学究都不约而同站了起来。
大家甚至都忘了这是最后一轮飞花令的比试了。
台上的老学究们,非常不想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没有听过这句诗,怕被另外的几个给嘲笑了。
倒是那李辰没有什么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