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文升这边,和王小芸分开后,先去了李叔铺子里,买了一方砚台。
这是要送给郑教谕的,价位中等,花了他三两银子。
现在的砚台,低至几十文,高则上百两。
不过这个整个安阳县城,也没有上百两的砚台。
毕竟县城不是很富裕,就算是有钱人家,也不愿意花高价买个上百两的砚台。
那样高价的砚台,也就只有在京城那种富庶之地,做为上等人家互赠礼物之用。
不过一块儿破石头,哪值得这么高的价格,不过是被人炒作而已。
李叔的铺子里,砚台有几十种,从二三十文,到八两银子的,都有。
柳文升选的这一方,属于中等偏上了。
百川书院的学子们,即使家境比较好的,也就买二三两左右的,家境贫寒,像柳文升和张庭丰这种,一般都是买一百文左右的。
这东西经用,一个能用好多年。
柳文升花五两银子买一方砚台,已经大大超出他的预算了。
他知道,这是家里卖地的银子。这一方砚台,就是相当于半亩地了。
柳文升带着砚台,去了郑府。
自报家门过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