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了默契一样,没有挑村子的正中心去,而是沿着后坡,穿过一条乡道朝着两里地外的古长城遗址走去。
这是刘瑶最爱的一条路线,不管是小的时候,还是现在。
她抱着还热乎乎的海碗,同郑钧一起顺着院子后面的土坡爬了上去。
上面是一大片草地,草地沟壑纵痕。
此时金秋时分,草正处在黄绿之间。
像是给广袤的黄土高坡铺了一层绒毯,绒毯的纵深处,一条仅容一辆拖拉机通过的小道儿笔直的伸展到远方。
左右两侧都是荞麦地,开着雪白的荞麦花,随着风一晃一晃的,像是在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谣。
一直从亘古唱到了现在。
穿过了荞麦地,再往北走就是古长城遗址。
威鲁堡的古长城遗址最远可以追溯到汉代,不过只剩下了一些土堆,看起来像是历史的坟茔,淹没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
偶尔挣扎着,努力地让后代子孙发现它们曾经也辉煌过,存在过。
更多的古长城遗址是明代的,保存的还算完整。
郑钧带着刘瑶坐在一座坍了半边的烽火台上,俯瞰着另一侧的五路山山脚,再过那边就是古代蒙古的地界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