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就粗糙吧,编辑工作不就是如此吗?哪有什么作者的稿子拿来就能出版,三审三校是基本流程,写得差一些但选题不错的,一稿改个六七遍,都是家常便饭。
这几日,便改稿润色吧。
几日没做编辑加工,笔头都有些生疏了。
她转着笔,眼睛望着远处,脑中却快速运转。
故事会在现代属于期刊,在这里就做成书刊式,里面放连载或短篇故事。
不能做太厚,开本也不易过大。现代的32开或是最好的选择,既能降低成本,又能降低售价,如此一本售价便不会太高,寻常人偶尔也会买一次。
那么,一本二三十页差不多,刻版两天左右能搞定,编校工作应会久一些,还有后期的排版设计、印刷等,时间上不能太赶,以免保量不保质,这样的话,一月出一本比较合适。
这次收集的故事,多是短篇故事,符合故事会定位。算算体量,出两期是可以的。
她把这些稿子收拢放好,准备去找赵婉仪谈一下新想法,“咕噜”一声,肚子又唱起空城计。她揉揉肚子,发现自己又忘了吃饭。
算了,先吃饭吧,等会再去,现在正是午休时间。
她去办公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