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
徐春霞试探开口:“东家,您方才说府试,我就想到我那大儿子,其实也在准备府试。这本书,感觉对他非常有用。他还有一群同学,也有的要参加考试。只是,您也知道,一本书价格太贵,寻常人家怕是买不起啊。”
这才是徐春霞纠结的地方。
现在手抄书,一本书五六两银子,甚至七八两,贫苦百姓根本买不起书。
温知著也有了解此时书价,这般高的价格源自于手抄书的成本。
“我们这本没有那般高的价格。”温知著估算了下成本,“这本书应该卖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
徐春霞惊得无以复加。
“东家,这个价格我们会不会赔本?”
“不会。”
这个价格,若是卖出三千册,成本大约占百分之三十多,不到四十。若是之后销量再高,所得皆是利润。
虽然成本略高,但赚到手里的也不少,能给她的员工有一个与劳动匹配的收入。
可前提就是,三千保底,再往上。
温知著也说了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