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百倍。
虽然说,这当中有投机取巧,有跟上了时代的红利,还有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等等。
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能力加机遇,造就了海航的辉煌。
之后,代替陈俊峰的王建就有点那个啥了。过于胆大了一些。
本来吧,海航的发展模式其实是挺好的。
背靠着国内这么大的市场,十三亿的人口规模,虽然不可能人人都坐飞机。但是也有上亿的潜在用户啊。
只要好好的经营,不要去想那些天方夜谭的事儿,是完全可以将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
基本上,明国的航空公司,就没有一个亏钱的。但是唯独这个海航。
其他航空公司,不夸张的说,就跟印钞机一样。
海航呢,各种花式并购。搞了一堆的资产!
国内外都有。但是优质资产却是寥寥无几的。大部分的资产呢,都是在亏钱。
除了推高了海航的市值之外,其他什么贡献都没有。
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非常的危险。
李墨白想的是,自己别走这并购资产的老路就可以了啊。
我安安心心的做航空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