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家人吃饭,戴如玉脸色有点愁苦。
外婆关心的询问她怎么了,戴如玉苦笑着表示,厂领导找她谈话了。言外之意就是,厂子的效益不是很好。要做好心理准备……。
这个心理准备,就是裁员的意思。
当然了,现在不叫裁员,叫下岗分流。这样的事情,在这几年很常见。
因为工厂僵化,生产的东西老旧,质量也堪忧。计划经济时代,反正有国家兜底。但是在自由经济大环境下,根本没有竞争优势。
产品卖不出去,工厂赚不到钱。官方又不给输血支持了。那倒闭自然是在所难免的了。
先下岗一批工人,这就是工厂倒闭前的苟延残喘。
记忆中,妈妈为了保住工作,跟爸爸商量后,给厂领导走后门送礼了。成功保住了工作,没有第一批下岗。
当时还挺庆幸的。可是这看似小聪明的手段,最后却是吃了大亏。
因为工厂一开始还有些资金流。所以第一批下岗工人,是全额买断·工龄的。算下来,少的一俩万,多的也有五六万呢。
妈妈这样的二十多年的老工龄,如果愿意下岗分流,能拿到六万五的现金。这是很大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