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这地方考到秀才就此止步的比比皆是,总之先把眼下这一关过了,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吧。
谢良钰不管别人,他自然是无论如何都要争第一名的。在定好破题方向之后,仍是那一套草拟、检查、誊抄的程序,答得不紧不慢,如同前两场一样,在一个不前不后的时间里交了卷子。
经过前两场的历练,他也对自己的水平心中有数,府学肯定是要进的——但说实话,府学里的先生水平未必能有他的老师高,到时候约莫也只是去挂个名,该怎么学,还是要在家学的。
就像叶审言一样,他之前考试也是妥妥的头名,可这么长时间以来谢良钰跟他一起读书,可从没见过他离开家门。
想想也是,那些府学里的教授不过是八九品的官儿,有举人,也有当年排名靠后的进士,可以叶老这样名满天下的大儒的水平而言,他那是没有考,若是考了,怎么也是两榜的水平吧?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到了第二天午时前后,院试的榜单也排出来了,就张贴在府城衙门前那条街上,住在城中各处的考生们闻风而动,将一条街挤得水泄不通,欢欣鼓舞地在上面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谢良钰和一众安平来的考生一起吃过午饭,才一起相约去看榜。